![]() |
穿越時空的紅磚巨龍:漫步群馬碓氷第三橋樑(眼鏡橋) |
這是一次朝聖之旅,一個因為頭文字D場景而安排的行程。
在群馬縣的翠綠山谷間,一座以紅磚砌成的巨大拱橋宛如巨龍般橫跨碓氷峽谷,這便是被譽為「眼鏡橋」的碓氷第三橋樑。這座橋不僅是工程奇蹟,更是日本近代化進程的沉默見證者,吸引無數旅人前來感受其歷史厚重感與絕美景致。
![]() |
被譽為「眼鏡橋」的碓氷第三橋梁 |
碓氷第三橋樑竣工於明治25年(1892年),是為了解決信越本線橫越險峻的碓氷峽谷而建。在當時,其高度(31米)與長度(91米)均創下日本鐵路橋樑之最,更因其獨特的雙拱門結構與大量使用磚材(約200萬塊)而聞名。
![]() |
碓氷第三橋樑亦成為了人氣漫畫「頭文字D」 當中決戰的舞台 |
設計師為來自英國的工程師 Charles Assheton Whately Pownall ,他巧妙地運用磚砌技術,結合東西方的工程技術,使橋樑能承受強風與地震,而這座有著像歐洲設計橋樑亦巧妙地與周邊自然景觀和諧共存。
![]() |
![]() |
雖然已成為遊客景點,但也周不時會發現野生熊出沒的蹤影 |
![]() |
![]() |
使用紅色磚塊的橋樑與周邊自然景觀能夠和諧共存 |
![]() |
橋梁完全使用紅磚與花崗岩建造,沒有使用任何鋼筋,展現了明治時期精湛的砌磚工藝。 |
橋梁完全使用紅磚與花崗岩建造,沒有使用任何鋼筋,展現了明治時期精湛的砌磚工藝。漫步於橋旁的步道,可以近距離觀察磚塊的精細堆疊與歲月留下的痕跡,感受工業建築的力與美。
![]() |
最標誌性的雙拱門設計,兩個圓拱與其倒影恰好形成巨大的「眼鏡」,故暱稱為「眼鏡橋」 |
隨著1963年電氣化鐵路開通,舊線廢止,這座橋也結束了其作為鐵路橋的使命,轉而成為重要的產業遺產與觀光名勝。
在 2001 年,廢棄鐵路沿線獲建造成一條長達 6 公里的自然步道,命名為「アプトの道」(愛伯特之道),遊客可以從横川駅行至熊ノ平駅。走上這條步道就能瞭解建造這條通道着實為一項壯舉,還能欣賞山谷之間的美麗風景。
![]() |
舊鐵道修繕而成的自然健行步道 |
![]() |
![]() |
沿途可以欣賞到早已停用的歷史建築 |
![]() |
碓氷第三橋梁位高海拔的山區,即使在炎炎夏日造訪,內裡仍然非常涼快。 |
![]() |
遊客可以從横川駅行至熊ノ平駅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從展望台眺望,紅磚拱橋與碓氷峽谷的四季交織成令人屏息的美景。 |
![]() |
碓氷第三橋樑自然步道四季皆宜,但以秋季(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)為黃金季節。此時碓氷峽谷的楓葉正紅,與赤褐色的橋身相互輝映,景色最為壯麗。夏季涼爽,是避暑散步的好選擇。
探訪眼鏡橋後,不妨品嚐群馬縣的名物。
首推「燒饅頭」,外皮酥脆、內餡甜膩的紅豆泥是絕佳的茶點。
此外,群馬是著名的溫泉鄉(伸延閱讀:[日本] 關東短綫 再遊草津),別忘了選購一些「溫泉饅頭」或「溫泉蛋」作為手信。
![]() |
附近的碓氷湖亦是個風景明媚的郊遊勝地 |
周邊好去處
碓氷峠鐵道文化村:就位於眼鏡橋附近,展示了舊信越本線的各種蒸汽火車頭與車輛,鐵道迷必訪。
熊野神社:一座寧靜的神社,擁有巨大的紫藤花架,春季時節美不勝收。
妙義山:日本三大奇景之一,山形奇特險峻,是登山與賞景的絕佳去處。
草津、伊香保溫泉:距離不遠的著名溫泉鄉,結束一天的旅程後,在此泡湯消除疲憊再完美不過。(伸延閱讀:[日本] 關東短綫 再遊草津)
更多資料:
群馬碓氷第三橋樑地圖
交通指南
前往眼鏡橋,以JR「橫川站」為起點。
【從東京出發】:搭乘JR北陸新幹線或上越新幹線至「高崎站」,轉乘JR信越本線至「橫川站」下車,車程總計約1.5至2小時。
【從橫川站出發】:可選擇搭乘前往「舊碓氷峠見晴園」的巡迴巴士(約10分鐘),在「碓氷峠鐵道文化村」下車後步行約15分鐘即可抵達展望台/或直接徒步約40分鐘,沿途可欣賞舊鐵道遺跡與自然風光。
自駕:
【從輕井擇】開車經過國道18號中山道,約20分鐘即可到達。
開放時間:全日開放。但アプトの道隧道內的照明時間為 0700 - 1800
地址:群馬県安中市松井田町坂本
停車場:免費
停車場:免費
入場費:免費
唔想錯過下一個靚景?即刻訂閱 bgfotologue !
社交/ Social